今年秋季,連續(xù)的陰雨天氣,不光為秋收帶來困難,更是為秋播帶來了不少麻煩。田地積水、土壤泥濘,不少群眾直言,種地十余年,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。
(圖為飛播播種現場。)
村民看著泥濘不堪、無法下腳的地,感嘆農機進不了地,播種小麥成了大問題,眼看就要誤了農時……這種情況下,群眾怎么播種?全市秋播怎么辦?如果地上跑的機械行不通,那天上飛的呢?這一構想在臨潼區(qū)就變成了現實。
近日,記者在臨潼區(qū)何寨街道辦孫家村一處泥濘的玉米田中,上空傳來連續(xù)嗡嗡的聲音,只見一架大疆植保無人機正在起降飛播冬小麥?!懊刻祜w播可以種冬小麥150畝?!?陜西匯豐源農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的飛手說。
據了解,為科學應對漬澇災害,迅速落實積水區(qū)秋播任務,穩(wěn)定糧食面積,10月22日,省農業(yè)農村廳提出小麥抗?jié)窨節(jié)n無人機飛播技術意見?!暗夭粌?,只管種”,我市市區(qū)農機、農技部門迅速行動調動無人機進行飛播,巧借科技力量,在臨潼區(qū)沿渭河兩岸的雨金、油槐、相橋等地的無明顯積水、無秸稈倒伏、無土壤板結地塊,實施了無人機飛播冬小麥作業(yè)。
相比于傳統(tǒng)播種機在潮濕的土地中無法進地的情況,無人機播種不受土地泥濘影響,相較于人工播撒,無人機全田播撒又更均勻細致,播種質量更高?!盁o人機快速撒播可以讓種子在11月土地上凍前及時入土,而且播撒均勻,省時省力,一架無人機一天可以飛播200畝以上,確保小麥及時足額足面積播種,為保障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”,飛手說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完成小麥飛播3.5萬畝。隨著科技在農業(yè)領域的廣泛應用,像無人機播種這樣的新技術為農戶提供了智能、高效、經濟的新生產方式,幫助農民群眾有效解決了人力成本高、管理粗放和受極端天氣影響的種植管理難題,讓“糧倉充盈”成為現實。
文/圖 西安報業(yè)全媒體記者 駱妍
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(lián)網用戶自發(fā)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(fā)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(guī)的內容, 請發(fā)送郵件至2161241530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lykp.org.cn/wurenjibaike/50377/